嬰兒期的營養

2008032118:28

嬰兒的成長和發育

體重變化:嬰兒的出生重視他出生後第一年的健康指標。因為早產兒出生體重不足,和足月出生而體重不足,兩者的風險並不相同。台灣足月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大約3.2公斤,身長大約50公分。嬰兒出生後,體重立刻下降百分之六,這是正常現象。1014天之後,才又回復到出生體重。接下來的十二個月他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四到六個月大的時候,體重已經加倍。到了周歲的時候,他已有出生時的三倍重,身長有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這時他身體的比例也改變了,比較像幼童而不像嬰兒。

身長與頭圍:用身長(因為嬰兒還不會站,所以不說身高)和頭圍來評估幼兒的成長和營養狀況比較精確,單單體重只能反映最近攝取的營養而已。頭圍可以顯示腦部的生長與發育,長期的營養不良可以從頭圍不足看出來,因此對兩歲以前的嬰幼兒,定期測量頭圍可以反映他們的成長狀況。

生長曲線圖:醫生定期檢查嬰兒的體重、身長(或身高)和頭圍,把這些數據在生長曲線圖上定位,藉以了解嬰兒的成長狀況。這些曲線也可以用來和其他嬰兒比較。

嬰兒期的食物與營養

科學家要如何了解嬰幼兒的營養需求呢?以幼兒為主體的研究很少,所以經常借助母乳的研究!因為母乳的成分是嬰兒營養需求的金科玉律。沒有吃母乳的幼兒就吃嬰兒配方奶粉。大部分的嬰兒配方都以牛乳或黃豆蛋白為基礎加以調整,力求接近母乳的品質。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母乳最適合嬰兒健康與營養的需求,前六個月可以完全採用母乳哺餵,然後搭配含鐵豐富的固體食物直到12個月。

熱量:嬰兒的熱量需求等於基礎代謝量加上生長和活動所需的熱量。以體重為單位計算的話,嬰兒的熱量需求約為成人的兩倍。出生的第一年,隨著活動力越來越強,嬰兒活動所需熱量也漸漸增加。一般來說,嬰兒每公斤體重100-120大卡的熱量,年紀越小需要量越高。嬰兒所的熱量來源(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和成人不同。最適合嬰兒的飲食(以母乳為原型)是脂肪量最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次之的。嬰兒有很高的熱量需求,但他們胃很小,每次只能吃很少的份量。由於脂肪的熱量密度最高,所以特別適合嬰兒。嬰兒的腦部成長一直到1824個月大為止,高脂飲食對腦部成長也很重要。

蛋白質:嬰兒期所需的蛋白質高於生命期的其他階段。事實上,一歲以內所需要蛋白質(以公克/公斤體重表示),約為成人的兩倍,每公斤體重需要1.7-2.4公克,年紀越小需要量越高。母乳和配方奶粉都含有完整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提供全部的必需胺基酸。與牛乳相較,母乳所含的蛋白質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

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嬰兒主要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和三酸甘油酯,蛋白質則充分來建造組織和成長。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幾乎全部都是乳糖,以牛乳為基質的配方奶粉也是一樣。嬰兒可以輕易消化乳糖,而且對乳糖耐受度也很好。

脂肪:這是嬰兒飲食中的主要熱量來源,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體內脂肪的儲存也很重要即使配方奶粉已經盡力模仿母乳,但仍然沒有辦法做到十全十美。配方奶粉也缺乏母乳中所含的一些相關脂肪,母乳中含有膽固醇的也比配方奶粉來得多。

水分:由於嬰兒體重所含水分比例比成人高,所以需要的水分也比較多,嬰兒每消耗一千卡熱量需要1.5毫升,水分而成人只需要1毫升。母乳不但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也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配方奶粉如果沖泡得當,也能供應足夠的水分。正常情況下,從出生到4-6個月大並不需要補充水分,即使在天氣溼熱的地方也是一樣。不過一但開始斷奶吃固體食物,就要補充水分。

維生素和礦物質:只要嬰兒能從母乳或配方奶粉食取足夠的熱量,幾乎所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不虞匱乏。配方奶粉都按規定添加了所有的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母乳中有些營養含量較低(例如鐵和維生素D),不過母乳中這些營養素的吸收比配方奶粉容易。

維生素D維生素D是鈣質吸收和骨骼礦化的關鍵營養素。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較低,但吃母乳的嬰兒很少缺乏它,因為它很容易吸收,而且曬太陽也能製造維生素D。不過,很少曬太陽或膚色較深的嬰兒就要留意了,因為他們製造的維生素D比較少,吃母乳的嬰兒若很少曬太陽,母親又缺乏維生素D,可以每日補充10毫升( 400l u)

維生素K維生素K與凝血作用有關雖然腸道細菌可以合成維生素K,不過新生兒腸道中還沒有建立菌落。由於新生兒體內維生素K儲存量少,所以出生後小兒科醫生會為它注射一劑維生素K,以避免缺乏而引發內出血。台灣地區的新生兒都會接受這樣的營養補充。母乳和配方奶粉都能提供足量的維生素K,而且嬰兒一但開始吃奶,腸道中的細菌開始繁殖,就能成為維生素K的供應者。

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細胞分裂和葉酸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母親的飲食若包含有魚、肉和乳製品等動物性食品,母乳中就會有足量的維生素 B12。如果母親吃全素,母乳哺餵的嬰兒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B12

鐵:鐵為成長和發育所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營養不良症嬰幼兒時腦部的發育快速,缺鐵性貧血會影響認知與運動協調能力,足以影響日後的學習成就。母乳所含的鐵並不多,但是吸收率高達50%;配方奶粉中的鐵,吸收率只有4%。如果母親在懷孕期攝取富含鐵質的飲食或得到鐵的補充,胎兒體內可儲存大量的鐵,足敷出生後數個月的需要。出生後第四個月開始,鐵的儲存量開始降低,到了第六個月,母乳哺餵嬰兒就應該開始補充鐵質。這時可以選用加鐵強化的榖類副食品。對奶瓶哺餵的嬰兒來說,從出生開始就應補充鐵質,或吃鐵強化的配方奶粉。

氟化物:氟化物對牙齒的健康很重要,但是母乳中含量很少。目前的研究建議,母乳哺餵的嬰兒六個月大開始補充氟化物。如果自來水中含有充足的氟化物,而配方奶粉以自來水沖泡,那麼奶瓶哺餵的嬰兒就不用補充氟化物了。

 

資料來源:

嬰兒期的營養(P.319P.323)/蕭寧馨編著/食品營養概論/時新出版有限公司